当前位置是:首页 > 新疆经济
生态贫困形成机理及治理研究
——基于E-E-S析框架
日期:2025-01-13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作者:陈鲲玲


   2020年新疆南疆地区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由于贫困的复杂顽固性尤其是贫困包含了相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农村的相对性、贫困问题,尤其是以生态环境为主要影响因素引起的生态贫困问题,依然是推进南疆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生态贫困是在特定的人地系统中自然-经济-社会耦合失调的外在表现,从研究结果看,植被覆盖度、亩均水资源利用率、气温人均耕地、自然灾害、地形以及距离中心城(镇)的距离对南疆地区的农民收入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外援性要素的输入下,诸如人力资本的提升、交通能力的改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贫困具有明显的阻滞效应。
   为此,提出构建基于保护-发展-保障的生态贫困治理机制。构建基于保护-发展-保障的南疆生态贫困治理机制。在体现完整的生态系统、连续的地理单元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需求的基础上,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进行系统规划;生态资源的资本化、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贫困治理的驱动力;推进协同治理、形成利益链联结制是生态贫困的基础;完善制度是生态贫困的保障机制。


责编:热西达·马木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