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堂有诗书 千年音琅琅 -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回望历史,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对新疆各族群众的关心与关怀。教育资源西行千里,让新疆孩子享受优良教育的同时,也为他们开启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一同看历史上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在战国末年,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学记》便已成书。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中原与西域联系日益密切,在相互交往中,中原文明逐渐传到西域,并被西域人们所欣赏与接受。自汉代开始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汉语语言文字在西域地区广泛流行,尼雅遗址出土了精绝国使用的汉文读本《仓颉篇》简文,在精绝王宫遗址发现王室成员间应酬赠礼的汉文“木签”,说明在精绝国进行过汉语文教学。魏晋南北朝时期,高昌政权曾向北魏求典,《魏书·高昌传》记载,高昌王麴嘉向北魏遣使请求:“借五经、诸史,并请国子助教刘变以为博士。”均反映出当时西域地区对中原文化的喜爱与向往。
西域民众仰慕中原文化已久,隋唐以后中央政权对西域实施有效管辖的同时,有计划地帮扶西域地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西域地区文化教育水平随之快速提升。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一体化程度加深,唐王朝在西州推广先进的儒学文化及科举制度,在唐王朝强大国力支持下,西域按照中原模式,兴办了州学、县学、乡学等学校。西州作为唐政府在西域发展儒学文化的传播基地,开办与中原地区相同的州学、县学、乡学,启蒙课本为《千字文》《开蒙要训》等,仅乡学学员就数以千计,从这一地区发现的唐经学注解《唐经义〈论语〉对策残卷》科举考试书,说明西域的学子可以参加朝廷科举取士。可见唐王朝对西域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已见成效。
清统一新疆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清在新疆大力兴办学堂和书院,继承传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字教育。清在官方与民间建立了面向儿童的汉语学堂及面向社会人员的简易识字学塾、官话讲习所等。新疆地区的教育情况在纪晓岚的诗中有比较生动地描述:“芹香新染子衿青,处处多开问字亭。玉帐人闲金柝静,衙官部曲亦横经。”由此可见在清政府支持下新疆各地教育发展不断完善。
新疆建省后,各民族文化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钦差大臣左宗棠提倡“广置义塾,先教以汉文,俾其略识字义”,并加以实施。作为左宗棠的继任者,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认为应从儿童着手抓教育,于是聘请老师进行授课,以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在义塾教授各族学生。南疆的官办义学教育中,许多维吾尔族儿童汉语水平大幅提升。诗人施补华经轮台时,描述了“巴郎汉语音琅琅,中庸论语吟篇章”的鲜活景象。各地学校培养出许多多语种人才,有力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1887年,刘锦棠在迪化试办俄文学馆,培养俄语人才,1892年正式获得批准。1891年,新疆巡抚魏光焘奏请在迪化设立博达书院。1896年,伊犁开办了养正学堂,这些学堂的教学内容都是不同于旧式“义学”或“私塾”的新式学堂,其最大的亮点是选派学生出国,以培养新疆的对俄外交人才,这也是新疆首次派遣学生出国学习。
清末新疆新政期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数十所具有近代意义的新式学堂,如由博达书院改建的新疆省立中学堂、伊犁速成武备学堂等。这些学堂从内地聘任具有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师授课,除开设国文课程外,还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法律、经济、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据统计,这一时期各地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总计606所,教习764员,学生16063名。其中莎车府就有学堂49所,学生达1878名。清政府的各项举措,推动了新疆教育的近代化,有效提升了新疆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宣传在新疆开展,促进了新疆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此时的新疆文化教育事业令人耳目一新,共产党宣传的抗战文化不仅加强了新疆各族群众投身革命、争取解放的勇气和实力,还提升了新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1939年4月,新疆文化协会在各族文化促进会的基础上成立,推举共产党人茅盾为协会委员长,上任伊始,茅盾就开展了多项以自由和进步为主题的活动,如举办文化干部训练班,讲授新哲学、戏剧理论、美术等知识,编译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四种文字的小学教科书,以提高各民族文化水平。1939年,在茅盾的指导、共产党人杜重远的组织下,新疆学院学生赵普林等创作的话剧《新新疆进行曲》成为新疆第一部反映新疆现实生活和以抗战为题材的大型话剧,深受群众欢迎,在乌苏县演出时引起强烈反响。学生暑期旅行团所到之处,吹响了抗日宣传的号角,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深入人心。
共产党人林基路担任新疆学院教务长期间,面对学院规模小、师资弱、课程不系统等现实问题,采用了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办学方针,整顿校纪,制订了“团结、紧张、质朴、活泼”校训,聘请共产党员和社会进步人士讲授《新哲学》《中国革命史》《辩证唯物论》等课程。林基路引导学生投入抗日救国运动中,组织师生高唱抗日救亡歌曲,举办抗日救亡演讲,使新疆学院成为当时各族青年抗日革命活动的中心。
1938年4月28日,新疆学院教职工、学生欢迎林基路教务长合影留念。董赛超供图
1938年7月,共产党人朱旦华担任省立迪化女中教导主任,与女性骨干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课外谈心、开会等各种方式,向女学生和妇女群众宣传十月革命与抗日救国的思想。
在抗战文化的影响下,新疆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将个体责任与国家命运相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新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与兄弟省份密不可分。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侯朝茹的座右铭。自2000年以来,河北保定学院优秀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揣青春誓言和理想,奔赴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新疆且末县任教。支教之旅薪火相传,河北保定学院且末支教服务队的到来,为且末县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西部计划、相关省市新疆高中班、援疆支教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政策,使新疆文化教育事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促进了新疆各族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
历史上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祖国对新疆各族群众的关心与关怀,教育资源西行千里,让新疆孩子享受优良教育的同时,也为他们开启更美好的未来。教育为帆,新疆各族群众跃上了发展的潮头,发展成果惠及家家户户。扎根中华沃土,新疆正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写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疆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疆力量。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 董赛超 宋雨彤 / 文)